HOME 资讯 采访专栏  艺术家  策展人 线上美术馆 合作艺术空间 专题研究 出版服务 艺术项目 艺术商店
展开

吴汉怀

1958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1995年任攀钢日报社美术编辑。现为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攀枝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1994年,油画作品《红瀑》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2004年,油画作品《丰碑》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2010年,油画作品《巢》入选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获第七届巴蜀文艺奖银奖。

收起 


生命情态的视觉呈现

——关于吴汉怀油画作品的感想

黄宗贤 | 文

 


20多年前,因求学我与汉怀相识在山城重庆,结下同学之缘。那个年代,每个艺术青年都怀揣理想,向往

着未来的艺术生涯,都未曾想过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时光似水,当年的艺术青年都已步入中年,不少当年

不乏才华和雄心的同学在沧桑的岁月中悄然地消解了对艺术的热情,甚至将画笔束之高阁去寻求生活的快

乐去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汉怀从我们的母校毕业了,以他优异的成绩和在油画上的功底,完全可以

选择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没想到他毅然选择了重返钢城——攀枝花。25年过去了,汉怀不仅未曾离开那个

地处大裂谷地带上的钢城,也没有放弃艺术的理想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那片土地上,他将追求理想的

热情化作探索的努力,坚定而热情地坚守着艺术创作。时光流逝,他源源不断的艺术作品也将时间的链条

磨砺得闪亮而结实。近日,汉怀要出画册,他将刊载的部分作品寄给我,我不仅为他对艺术的坚守而折

服,还被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情愫和美学趣味所感动。

 


20多年来,汉怀一直深情地关注、热情地表现他所生活的那座城市、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的生活,于是,

钢炉、钢花、钢架、钢锭以及那座城市的灵魂——钢铁人,成为他画作中最重要的母题。他对钢铁人的关

注不仅缘于他所处的空间氛围对他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对钢铁人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缘和挥之不去的情

结。

 


吴汉怀的骨子里和血液里积淀着钢铁人特有的基因。汉怀出生于钢城世家,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随父支

援三线建设,他从武汉钢铁公司来到地处西南大峡谷中的攀枝花。他目睹了父辈们无私的奉献和一座新兴

钢铁城市的崛起,钢铁人的品格、意志浸透在了他的日常生活中。成年后,他理所当然地成为钢铁战线上

的一员。对于钢铁工人的甘苦、生存状况及内在品性,他不仅有更深的体悟,还在骨子里深深地刻印下钢

铁人的印记。正因为如此,当年大学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返故土,并坚持不懈地将视野、激情

投射到钢铁城的热土中。与其说这是他的一种审美的观照,还不如说是他心灵的回归。近十年来,中国当

代的艺术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迎合大众需求的、以表现世俗感性欲望为主的作品以“前卫”的名义不断充

斥着图像世界。写实性、主题性的创作已被视为“前现代”或“保守”的艺术,而不再被人们看好,但汉怀却一

意孤行地关注着、表现着一个母题。谁能知道,这是他心灵的需要、生命的需要。

 


汉怀不是像许多以“体验生活”之名表现现实题材的画家那样,以一种浮光掠影的方式表现陌生而新奇的对

象,而是将自己对对象的文化思想投射到作品中去。他是以心灵、以自己全部炽热的情感表达着自己对钢

铁工人真挚而独特的感受,因而他在画作中并不对钢铁工人的生活作表面的或浮夸的表现,而是注意描绘

和表现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正如他所说:“我生活在大工业的环境中,这里的一切让我

熟悉,经历了他们的共同感受,自然而然就想表现钢铁、表现工人。我几十年来一直所画的工业油画记载

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表现的人物大多是炉前生产一线的工人和朋友,我用深沉、冷峻的色彩,粗犷坚

实的造型,表达人物的内在张力和抗争性。画人物时总是不自觉地将他们与钢铁联系在一起,总想画出钢

铁的质地与品质。”正因为如此,他的油画作品才给人真实亲切的感受。

 


吴汉怀的油画在形式语言上与他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吻合,色彩沉稳协调,造型严谨生动,笔触流动自如,

构图平实而不乏张力。这种语言与形式上的特色缘于他对特定区域与特定生活环境的真切感受。攀枝花是

一座坐落在横断裂层地带上的城市,高山峡谷是其背景,处处彰显着阳刚与粗狂的品质:钢铁工业作为大

工业的象征,其空间规模上的宏伟气度与断裂带的雄奇险峻交相辉映,将浑然厚重的美学品质彰显得淋漓

尽致。在这独特环境和行业中的生命主体,必然会形成一种坚强、刚毅、沉稳的内在品性。在汉怀的作品

中,呈现这种空间环境和空间环境中的人物的品性的艺术语言与形式,必然不同于“杏花春雨江南”的语汇,

大块面、大分割,强烈的冷暖、黑白色彩对比,人物外在的刚毅与内在的沉稳的形象相呼应,将大工业情

景中的生命情态的张力呈现于视觉样式之中,让人们在充满现代构成感的画面中感受到人性之美、力量之

美。这种力量的美感在他的油画《小憩》《丰碑》《巢》《炉光》《裂谷新篇》《红瀑》中得到了充分的

体现。


 

汉怀在油画创作中一直使用写实性的语言技法,就外在的形式语言而论,他似乎没有变革的冲动。其实,

艺术语言与形式总是与他所传达的意蕴相关,任何华美的语言与形式,一旦与其所表达的意义相剥离,都

是无意义的。在汉怀看来,艺术的魅力在于能用适当的语言与图式准确传达出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

诉求。因而,他执着于用写实的语言真诚地传达着关于钢城、关于钢城中的生命群体的深切感悟,使他获

得了一种与内在情感最吻合的外化形式。

 


当然,汉怀众多的油画作品不完全局限在钢铁题材上,还有相当多的关于攀西风土人情的描绘,但是,他

创作的最重要的题材是钢铁和钢铁般的人物。在当下,没有哪一个画家如此执着地钟情于一个远离消费意

趣、娱乐精神的传统而厚重的题材,这种执着与坚守,不仅是因为他为钢铁力量和充满力量的钢铁人而感

动,重要的是,他在这样的观照与表现中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满足。汉怀是一个钢铁的弟子,更是一位当之

无愧的“钢城的歌手”。

 


油画创作并非汉怀的全部工作,他还是一名从事美术教育和教育管理的工作者。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

他不仅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关注那些为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付出艰辛劳动的劳动者,还为他所任职的美术学

院的学科发展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在创作、教学和管理中,都表现出一个钢铁之子所具有的坚毅、沉着

的品质。

 


或许,他的父辈和他曾经为之付出的钢铁工业终将不再是他所生活的那座城市唯一值得骄傲的行业,但

是,钢铁人的品质与精神将是激励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奋进的最强大的动力。我们期待着汉怀能在艺术创

作上有更大的作为,为观众奉献更多能打动心灵的艺术作品。

作品

 

丰碑 180cm×180cm 2004年

丰碑 180cm×180cm 2004年

红瀑 81cm×100cm 1994年

晨光 110cm×140cm 1995年

岁月 140cm×120cm 2003年

小憩 140cm×120cm 1999年

暖冬 180cm×160cm 2009年

友情链接

资讯 采访专栏 艺术家 策展人 线上美术馆 合作艺术空间 专题研究 出版服务 艺术项目 艺术商店
Copyright © 2002-2016 龙吟雅风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1665号-1

丰碑 180cm×180cm 2004年

关闭

丰碑 180cm×180cm 2004年

关闭

红瀑 81cm×100cm 1994年

关闭

晨光 110cm×140cm 1995年

关闭

岁月 140cm×120cm 2003年

关闭

小憩 140cm×120cm 1999年

关闭

暖冬 180cm×160cm 2009年

关闭